• 第01集
  • 第02集
  • 第03集
  • 第04集
  • 第05集
  • 第06集
  • 第07集
  • 第08集
  • 第09集
  • 第10集
  • 第11集
  • 第12集
  • 第13集
  • 第14集
  • 第15集
  • 第16集
  • 第17集
  • 第18集
  • 第19集
  • 第20集
  • 第21集
  • 第22集
  • 第23集
  • 第24集
  • 第25集
  • 第26集
  • 第27集
  • 第28集
  • 第1集
  • 第2集
  • 第3集
  • 第4集
  • 第5集
  • 第6集
  • 第7集
  • 第8集
  • 第9集
  • 第10集
  • 第11集
  • 第12集
  • 第13集
  • 第14集
  • 第15集
  • 第16集
  • 第17集
  • 第18集
  • 第19集
  • 第20集
  • 第21集
  • 第22集
  • 第23集
  • 第24集
  • 第25集
  • 第26集
  • 第27集
  • 第28集
  • 第01集
  • 第02集
  • 第03集
  • 第04集
  • 第05集
  • 第06集
  • 第07集
  • 第08集
  • 第09集
  • 第10集
  • 第11集
  • 第12集
  • 第13集
  • 第14集
  • 第15集
  • 第16集
  • 第17集
  • 第18集
  • 第19集
  • 第20集
  • 第21集
  • 第22集
  • 第23集
  • 第24集
  • 第25集
编辑部的故事

编辑部的故事

主演:
葛优,张瞳,侯耀华,吕丽萍,吕齐,童正维
备注:
全25集
类型:
国产电视剧 喜剧
导演:
赵宝刚/金炎
年代:
1992
地区:
大陆
语言:
更新:
2023-06-09 09:00
简介:
位于北京某处的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,聚集着六位性格各异知识工作者。老年知识分子里:主编老陈(吕齐饰)对待工作做事谨慎、勤恳、认真负责;牛大姐(童正维饰)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、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;老刘(张瞳饰)胆子非常小,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,怕惹麻烦,体现着传统知.....详细
相关国产电视剧
编辑部的故事剧情简介
国产电视剧《编辑部的故事》由葛优,张瞳,侯耀华,吕丽萍,吕齐,童正维主演,1992年大陆地区发行,欢迎点播。
位于北京某处的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,聚集着六位性格各异知识工作者。老年知识分子里:主编老陈(吕齐饰)对待工作做事谨慎、勤恳、认真负责;牛大姐(童正维饰)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、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;老刘(张瞳饰)胆子非常小,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,怕惹麻烦,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懦弱的一面;中年知识分子余德利(侯耀华饰)善于接受新事物,聪明圆滑,带着点市井江湖的习气。青年一派,李冬宝(葛优饰)想法前卫,正直善良,总想和机敏美丽的女同事戈玲(吕丽萍饰)处处对象,无奈戈玲心比天高,气性骄傲态度傲慢,自以为高人一等,对待貌不惊人的冬宝温度不高不低,冷热适中对人态度一般,又好象不接近对人保持一定距离事物含混不清。  因工作关系,编辑部的同仁经常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,奇形怪状,五颜六色,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,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百态在小小的编辑部内一一呈现……  本片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,由赵宝刚和金炎联合指导,马未都、王朔、冯小刚担任编剧。
编辑部的故事相关影评
{if:"首发于《新京报》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NzQyMDEwMg==&mid=403441662&idx=1&sn=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&scene=1&srcid=03071gyhfDLuTprqh53y2SWw&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wechat_redirect
“打在胎里,随时可能流产;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,长慢了心脏缺损,长快了就6指;扛过十个月,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,都躲过去了。小儿麻痹,百日咳,猩红热,大脑炎,前面等着;哭起来呛奶,走起来摔跤,摸水水烫,碰火火燎;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,钙多了不长个,钙少了罗圈腿;混到能吃饭能出门,天上下雹子,地下跑汽车,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,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。”
每年过年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,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。我觉得,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。
这人呐,贵在清醒。
 
昨天夜里,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: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全网删除。跟了句,希望只是版权问题,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。
△乐视的播放页面,显示已经下线
△爱奇艺、优酷、土豆、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
△搜狐也是这样
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,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,如果是后者那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也应该下架哇,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
讲真,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对我影响太大,我说我找相亲对象都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《编辑部的故事》这事你信吗?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,但之于我,还藏着很多热血的理想……
微信号:yuleyidian
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
本号内容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20多年过去了,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,回过头来看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围绕着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,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:换代选举、小三单恋、职业骗子、家常便饭、保姆难寻、支援交警、男女关系、酒吧歌手、行贿受贿、宇宙科学、吃喝之风、夫妻矛盾、两岸亲情、减肥风波、托人办事、智能秘书、玻璃相亲、抗涝救灾,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。
《人间指南》是什么?差不多就是《知音》+《读者》+《爱人》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,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
△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在时尚圈里的icon:吕丽萍饰演的戈玲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:的确凉衬衫,淡紫色长裙,平底小皮鞋,瘦、高,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。
△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,多潮~所以,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,什么丝绒裙啦,背带裤啦,都是好货,千万别给卖咯!
△也是点破了一些“剩女”背后的真相: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,“作”,那是相当的“作”,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,要放到现在,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,你戈玲是富二代么?官二代么?貌若天仙么?下得了厨房么?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“作”?剩下得了!
以及,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,尤其在现在
△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,真是性格好人品好,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。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、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、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!
△而且脑子超好使,金句频出啊!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~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的挚爱。
不过看到葛优“冬宝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,毕竟人无完人啊。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——睡前想想,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,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,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的冬宝,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灭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?如今却如《非诚勿扰》里的秦奋,钱不缺,朋友却越来越少?
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,这剧的阵容就是“当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”!
△见过世面的余德利,聪明圆滑,有经济头脑,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的习气,演员侯耀华,不用多说了
△坚定的社会主义分子牛大姐(图中),快人快语、嫉恶如仇,三观尤其正,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“正三观”,演员童正维。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!“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,不像男人,永远清醒。”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~
△还有胆小怕事的“老刘”,演员叫张瞳,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,已于2007年去世。
客串的腕儿也不少,都是大熟脸
△冯小刚,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,对,编剧阵容也超豪华:王朔、马未都、冯小刚,啧啧
△濮存昕,濮哥就是嫩帅!
△矮油,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?
△娘娘腔“张国立”
△以及伟大的朝阳群众……【对不起走错片场了】
当然,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“嘴炮技”,精彩,一种高级的精彩,随便挑几句:
抱歉,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,让您心虚了。
我胖我的,关你屁事!
你说我吧,多聪明,真是蓝精灵转世,一休托生,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。
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,除了能当冰箱,放上钱就是钱柜,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
(然后冰箱老嗡嗡响,推销冰箱的人又说)
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。
文人办事就是麻烦,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!
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,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,去向编辑部,宣布自己退休。因为,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。
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,毫无违和感。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,终于在2105年爆发,那些陪伴我们、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的报纸真的没了。
10月27日,我去买最后一份《上海壹周》,和报摊主瞎扯: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?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?她没大反应,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。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,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,买两份的就更少了。
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,“悦读版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,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——可能是以后工作的方向?
也是那天,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,是一幢两层楼房,第一眼没认出来,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:总不能是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吧?
答案就是。
西郊民巷,人民大会堂边上,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,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。然而,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。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《人间指南》,却在那个过程里,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。所以,没有了报纸,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。"<>"" && "首发于《新京报》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NzQyMDEwMg==&mid=403441662&idx=1&sn=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&scene=1&srcid=03071gyhfDLuTprqh53y2SWw&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wechat_redirect
“打在胎里,随时可能流产;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,长慢了心脏缺损,长快了就6指;扛过十个月,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,都躲过去了。小儿麻痹,百日咳,猩红热,大脑炎,前面等着;哭起来呛奶,走起来摔跤,摸水水烫,碰火火燎;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,钙多了不长个,钙少了罗圈腿;混到能吃饭能出门,天上下雹子,地下跑汽车,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,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。”
每年过年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,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。我觉得,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。
这人呐,贵在清醒。
 
昨天夜里,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: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全网删除。跟了句,希望只是版权问题,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。
△乐视的播放页面,显示已经下线
△爱奇艺、优酷、土豆、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
△搜狐也是这样
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,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,如果是后者那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也应该下架哇,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
讲真,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对我影响太大,我说我找相亲对象都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《编辑部的故事》这事你信吗?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,但之于我,还藏着很多热血的理想……
微信号:yuleyidian
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
本号内容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20多年过去了,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,回过头来看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围绕着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,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:换代选举、小三单恋、职业骗子、家常便饭、保姆难寻、支援交警、男女关系、酒吧歌手、行贿受贿、宇宙科学、吃喝之风、夫妻矛盾、两岸亲情、减肥风波、托人办事、智能秘书、玻璃相亲、抗涝救灾,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。
《人间指南》是什么?差不多就是《知音》+《读者》+《爱人》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,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
△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在时尚圈里的icon:吕丽萍饰演的戈玲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:的确凉衬衫,淡紫色长裙,平底小皮鞋,瘦、高,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。
△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,多潮~所以,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,什么丝绒裙啦,背带裤啦,都是好货,千万别给卖咯!
△也是点破了一些“剩女”背后的真相: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,“作”,那是相当的“作”,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,要放到现在,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,你戈玲是富二代么?官二代么?貌若天仙么?下得了厨房么?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“作”?剩下得了!
以及,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,尤其在现在
△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,真是性格好人品好,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。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、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、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!
△而且脑子超好使,金句频出啊!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~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的挚爱。
不过看到葛优“冬宝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,毕竟人无完人啊。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——睡前想想,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,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,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的冬宝,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灭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?如今却如《非诚勿扰》里的秦奋,钱不缺,朋友却越来越少?
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,这剧的阵容就是“当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”!
△见过世面的余德利,聪明圆滑,有经济头脑,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的习气,演员侯耀华,不用多说了
△坚定的社会主义分子牛大姐(图中),快人快语、嫉恶如仇,三观尤其正,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“正三观”,演员童正维。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!“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,不像男人,永远清醒。”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~
△还有胆小怕事的“老刘”,演员叫张瞳,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,已于2007年去世。
客串的腕儿也不少,都是大熟脸
△冯小刚,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,对,编剧阵容也超豪华:王朔、马未都、冯小刚,啧啧
△濮存昕,濮哥就是嫩帅!
△矮油,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?
△娘娘腔“张国立”
△以及伟大的朝阳群众……【对不起走错片场了】
当然,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“嘴炮技”,精彩,一种高级的精彩,随便挑几句:
抱歉,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,让您心虚了。
我胖我的,关你屁事!
你说我吧,多聪明,真是蓝精灵转世,一休托生,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。
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,除了能当冰箱,放上钱就是钱柜,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
(然后冰箱老嗡嗡响,推销冰箱的人又说)
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。
文人办事就是麻烦,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!
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,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,去向编辑部,宣布自己退休。因为,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。
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,毫无违和感。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,终于在2105年爆发,那些陪伴我们、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的报纸真的没了。
10月27日,我去买最后一份《上海壹周》,和报摊主瞎扯: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?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?她没大反应,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。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,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,买两份的就更少了。
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,“悦读版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,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——可能是以后工作的方向?
也是那天,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,是一幢两层楼房,第一眼没认出来,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:总不能是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吧?
答案就是。
西郊民巷,人民大会堂边上,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,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。然而,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。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《人间指南》,却在那个过程里,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。所以,没有了报纸,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。"<>"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"}
@豆瓣短评
首发于《新京报》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NzQyMDEwMg==&mid=403441662&idx=1&sn=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&scene=1&srcid=03071gyhfDLuTprqh53y2SWw&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wechat_redirect
“打在胎里,随时可能流产;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,长慢了心脏缺损,长快了就6指;扛过十个月,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,都躲过去了。小儿麻痹,百日咳,猩红热,大脑炎,前面等着;哭起来呛奶,走起来摔跤,摸水水烫,碰火火燎;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,钙多了不长个,钙少了罗圈腿;混到能吃饭能出门,天上下雹子,地下跑汽车,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,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。”
每年过年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,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。我觉得,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。
这人呐,贵在清醒。
 
昨天夜里,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: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全网删除。跟了句,希望只是版权问题,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。
△乐视的播放页面,显示已经下线
△爱奇艺、优酷、土豆、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
△搜狐也是这样
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,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,如果是后者那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也应该下架哇,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
讲真,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对我影响太大,我说我找相亲对象都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《编辑部的故事》这事你信吗?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,但之于我,还藏着很多热血的理想……
微信号:yuleyidian
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
本号内容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20多年过去了,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,回过头来看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围绕着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,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:换代选举、小三单恋、职业骗子、家常便饭、保姆难寻、支援交警、男女关系、酒吧歌手、行贿受贿、宇宙科学、吃喝之风、夫妻矛盾、两岸亲情、减肥风波、托人办事、智能秘书、玻璃相亲、抗涝救灾,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。
《人间指南》是什么?差不多就是《知音》+《读者》+《爱人》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,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
△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在时尚圈里的icon:吕丽萍饰演的戈玲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:的确凉衬衫,淡紫色长裙,平底小皮鞋,瘦、高,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。
△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,多潮~所以,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,什么丝绒裙啦,背带裤啦,都是好货,千万别给卖咯!
△也是点破了一些“剩女”背后的真相: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,“作”,那是相当的“作”,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,要放到现在,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,你戈玲是富二代么?官二代么?貌若天仙么?下得了厨房么?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“作”?剩下得了!
以及,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,尤其在现在
△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,真是性格好人品好,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。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、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、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!
△而且脑子超好使,金句频出啊!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~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的挚爱。
不过看到葛优“冬宝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,毕竟人无完人啊。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——睡前想想,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,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,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的冬宝,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灭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?如今却如《非诚勿扰》里的秦奋,钱不缺,朋友却越来越少?
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,这剧的阵容就是“当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”!
△见过世面的余德利,聪明圆滑,有经济头脑,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的习气,演员侯耀华,不用多说了
△坚定的社会主义分子牛大姐(图中),快人快语、嫉恶如仇,三观尤其正,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“正三观”,演员童正维。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!“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,不像男人,永远清醒。”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~
△还有胆小怕事的“老刘”,演员叫张瞳,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,已于2007年去世。
客串的腕儿也不少,都是大熟脸
△冯小刚,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,对,编剧阵容也超豪华:王朔、马未都、冯小刚,啧啧
△濮存昕,濮哥就是嫩帅!
△矮油,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?
△娘娘腔“张国立”
△以及伟大的朝阳群众……【对不起走错片场了】
当然,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“嘴炮技”,精彩,一种高级的精彩,随便挑几句:
抱歉,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,让您心虚了。
我胖我的,关你屁事!
你说我吧,多聪明,真是蓝精灵转世,一休托生,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。
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,除了能当冰箱,放上钱就是钱柜,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
(然后冰箱老嗡嗡响,推销冰箱的人又说)
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。
文人办事就是麻烦,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!
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,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,去向编辑部,宣布自己退休。因为,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。
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,毫无违和感。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,终于在2105年爆发,那些陪伴我们、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的报纸真的没了。
10月27日,我去买最后一份《上海壹周》,和报摊主瞎扯: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?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?她没大反应,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。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,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,买两份的就更少了。
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,“悦读版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,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——可能是以后工作的方向?
也是那天,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,是一幢两层楼房,第一眼没认出来,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:总不能是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吧?
答案就是。
西郊民巷,人民大会堂边上,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,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。然而,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。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《人间指南》,却在那个过程里,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。所以,没有了报纸,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。
{end if}